三明市科技局持续推动“上海研发+三明制造”落地见效
来源:三明日报 时间:2023-12-27 17:11

破题高质量发展,叩问着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一次次深入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交流,了解重大科研进展,研究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释放了始终聚焦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

而作为福建省老工业基地的三明,对于创新发展既有着尤为迫切的需求,又不得不面对科技和人才方面的实际短板。

创新的种子究竟应该从何而来?

沪明对口合作提供了全新的解题思路。

202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同年5月,《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明确上海市与三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开启了沪明两地再次携手前行的全新篇章,也为三明科技创新工作带来了重要机遇。

“上海市拥有非常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我们要抢抓沪明对口合作机遇,对接上海科创资源,助推三明产业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荣安如是说。

在上海市科委、福建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沪明两地持续深化科技领域对口合作,坚持三明所需、上海所能,持续探索“上海研发+三明制造”合作模式,不断深化科研项目合作、创新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人才交流培养,携手以科技创新推动三明市革命老区高质量示范区建设。

建平台——打造“良种培养皿”

12月9日,三明学院纪念办学120周年之际,在上海市科委、省科技厅支持推动下,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三明学院正式成立,并召开研究中心第一届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此前一个月的同一天,另一场沪明科技领域盛会也在三明成功举办——2023沪明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沪明协同创新促进中心、上海科技成果三明转化中心、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三明)科创工作站等5个两地共建科技平台正式签约。

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平台,如同“良种培养皿”,能够有力集聚人才,助推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

以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这个中心的建立,立足于三明氟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致力于通过技术“含金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三明拥有丰富的萤石矿资源,近年来,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福”产业。去年,全市氟化工产业完成产值63亿元、比增27.9%。今年,全市氢氟酸总产能预计达到25万吨,占全国的10%左右,氟化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集群效应初显、发展势头强劲、效益持续提升。

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后,将借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含氟药物创制、氟代制药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人才、技术优势,联合三明学院、三明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三明氟化工企业,聚焦含氟新药的发现、含氟药物绿色合成工艺的创新,推动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大市场。目前,全球超20%的小分子药物含有氟原子,氟药的突飞猛进大大带动了绿色氟代制药技术的发展。

自对口合作开展以来,上海市科委围绕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化学工业等当地特色领域,组织了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等13家单位与三明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

而随着一个个科技创新平台的落地,人才、技术、资本正逐渐形成“新三驾马车”,为助推三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驱动。

攻项目——让种子落地生根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主体是重点。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沪明科技领域的对口合作,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接地气”,既紧贴三明实际需要,又强调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参与科创合作的自主性。

发挥上海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市科技局经常性邀请上海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三明企业的产品技术研究,并通过申报科研课题等形式,共同开展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三明海斯福公司合作的“两性氟调聚化合物产业化及其应用实践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与福建科宏生物公司合作的“生物法高效制备食品级L-酪氨酸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得福建省科技厅STS项目立项支持;“三明市城市绿色交通数字化公共平台开发及应用”成功入选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内科技合作项目……丰硕的科研攻关成果展示着合作的成效。

作为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头羊”,海斯福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开展多项产学研合作,共建了全省首家氟化工“院士专家工作站”,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力促多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以海斯福公司实施的省STS产业配套项目“铬雾抑制剂的研究和产业化”项目为例。通过在电镀铬液中添加含氟表面活性剂,使镀铬液的表面张力大大降低,在镀铬液表面形成微泡膜,有效抑制有害铬酸雾的生成,大大减少工作场所有害因素,同时也避免使用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持久性污染物。

此项成果是基于该所郭勇团队多氟烷基铬雾抑制剂的研究应用,得益于沪明科技对口合作的推动落实,已得到多家国内电镀企业的应用验证。

在11月9日举行的2023沪明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中,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科宏生物、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与三凯建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海西联合药业、上海食品研究所与的哈加斯(三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图书馆与福建云创集成公司等一批“上海研发”机构与“三明制造”企业签约。

作为一家综合型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佑食品以西式肉制品深加工为主,从事农林种植、生猪养殖、肉制品研发及深加工等业务,既是三元区的纳税大户企业,也是三明市特色现代农业的重点企业。近年来,他们致力于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新产品开发、现有产品升级等项目,此前也曾试图与其他高校洽谈合作,但始终无法达成合作意向。

当天,名佑食品与上海交大共同建立研发中心。公司负责人黄辉煌表示,沪明科技合作为产业的发展吹来了东风。他坚信,这一合作将对产品技术的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11月17日,“嘉定-三明”科技对口合作泛集成电路与芯片产业技术论坛上,三明雅鑫电子、海斯福化工、福特科光电分别与上海新傲科技、新微研发中心、恒益光学签订项目合作协议。

促交流——要输血也要造血

随着上海市三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暨上海科技特派员三明服务中心签约落地,沪明两地在构建科技特派员联动机制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自对口合作开展以来,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上海农科院等高校院所遴选的33名专家纳入市级科技特派员队伍,帮助三明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等问题60余个,联合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6个,示范推广科技成果近60项。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中,有2个项目获得了福建省科技厅立项支持,8个项目获得三明市2023年市级科技特派员产学研项目立项支持。

在上海市科委、福建省科技厅,以及三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推动下,沪明科技领域对口合作快马扬鞭,一批三明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三明(上海)离岸孵化器。

探索“上海研发”+“三明制造”模式的全新落地方式,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的是人才“飞地”模式——他们把研发中心建在了上海。

目前,翔丰华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已入驻运营。通过利用上海丰富的人才和产业集群优势,与当地高校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 翔丰华正在加速碳材料产业链布局,积极打造国内外领先的碳材料产业生态圈。

今年,三明科技系统还选派了一批干部,参加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于9月份举办的第二期三明市科技管理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同时,推进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在三明市委党校设立异地红色教学点。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沪明两地日益频繁的交流将两地合作的土壤变得更加肥沃。科技创新的种子不断扎根向下,孕育出一棵棵茁壮成长的苗树,为三明高质量发展积蓄着蓬勃力量。(三明日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Baidu
    map